
革故鼎新践初心 科研育人担使命
米远祝,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7月开始任教,28年里他一直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教书育人的梦想努力前行。他醉心教学,把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讲得生动有趣犹如科普讲座,堂堂精彩;他初心育人,是学生心中“喜爱的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航人”,是“湖北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叶泛的指导老师,连续两届获“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他潜心科研,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近三年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4篇,2023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用热爱和初心描绘了为人师表的德与才。
躬耕讲坛 初心育人
米远祝老师非常热爱教师职业,在他心目中,教师是一个能够“用一个灵魂影响另外一个灵魂”的神圣职业,近30年教育生涯,无论是在湖北民族大学、还是在长江大学,他始终都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
为了给学生讲授好理论课,米老师总会课前反复研究和设计教授内容,同时站在学生立场和行业的需求视角,结合实际、结合科研,并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米老师主要负责讲授《高分子化学》、《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他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想办法将复杂的知识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表述出来。他风趣幽默、深入浅出,是同学们对米老师课的共同评价。他的教学还特别强调实践性与研究性的结合,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灵活采用分组合作、学生学习汇报以及学习小结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在教学中经常引入最新的学术科研成果,让学生们不断拓宽学术视野。
受到米老师的熏陶和感染,不少本科生走进他的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高材11703班的申利伟同学因去旁听了米老师讲授的《高分子化学》课程,选择进入米老师实验室开展科研。申利伟同学的本科平均绩点为4.3,尽管有能力冲刺985和211高校的研究生,但他毅然选择留下来攻读米老师的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申利伟同学共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3.6)在内中科院一区论文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他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被评为长大创新之星、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标兵以及优秀毕业生,而且该同学也于今年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张欣媛,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材12002班学生,大二下学期加入米老师课题组。在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张欣媛同学在长江大学第八届、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两次荣获金奖和铜奖;在湖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上获得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二区论文1篇;以共同一作发表中院院一区1篇。米远祝老师的辛勤付出与良苦用心,无疑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张欣媛从一个学术小白成长为“长大创新之星”。
叶泛,2023年湖北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他2012年考入长江大学,同年入伍,退伍返校完成本科学习后,师从米远祝继续深造读研。在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叶泛在校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2篇,SCI二区论文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近10件,他连续3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荣获长江大学万人创百星之军旅之星和学习之星。
科研逐梦 乐此不疲
米远祝老师自2007年调入长江大学后,作为长江大学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始终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保持着最初的激情和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改革创新和“双一流”建设工作中。他恪守初心,持续关注化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近年来,米远祝教授致力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油田化学助剂研发、油气田危废处理及油水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油田化学》等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中科院一区论文1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其中8件发明专利实现技术转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1部。米远祝教授现为湖北省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也同时是《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60余种SCI期刊的审稿专家。
米老师不仅致力于基础学科研究,还非常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关注石油开采中的科学难题。由他主研的塔里木油田大北天然气处理站国产防蜡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每年可以为该处理站节省数千万元的药剂费用,该技术也获得了塔里木油田公司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由他主研的破乳剂系列产品及相关技术,通过石油化工联合会技术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低温破乳剂和碳材料破乳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也获得了湖北省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米老师不仅自己科研做得好,指导学生也是成果显著。近三年来,米远祝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参加大创项目,其中2人获得优秀等次。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化学(化工)创新成果报告会,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指导本科毕业论文,2人获优秀学士论文。加入米老师课题组的本科生大多数都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热爱生活 乐观豁达
米老师治学严谨,每天忙碌于教学楼、实验室,但他绝不死板,却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之人。他热心学院公共事务,曾担任院工会主席、高材系系主任、高材系党支部书记、班主任等职。每个岗位上,都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颇受师生好评。
他爱摄影、爱写小诗、爱养花草。他的办公桌旁摆满了盆栽和各种绿植,他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常常被人称赞,他写的小文浪漫而有文采。米老师经常告诉他的学生,科研要做,但是科研不是让你们成为实验机器。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热爱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热爱我们的工作。他会定期与课题组的同学们聚会畅聊,他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喜好。
一位研究生因某些原因从别的实验室转入米老师实验室读研,刚刚转入时,无论是对科研,还是今后的个人发展都感到十分迷茫。米老师就经常和他聊天,不断给他精神上的鼓励,并为他量身设计发展规划。在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这位同学很快进入科研状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2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而且还成功考上博士研究生。米老师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乐观豁达、积极影响着他的学生和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