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术进展

肖围教授课题组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报道了Nb5+掺杂与Li3PO4人工界面层的协同改性策略增强结构、稳定界面并促进离子迁移以获得性能优异的高镍正极材料的新策略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4/12/20 11:22浏览次数:

内容简述:

近日,《化学工程杂志》(Chem Eng J)发表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肖围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Nb5+掺杂与Li3PO4人工界面层的协同改性策略增强结构、稳定界面并促进离子迁移以获得性能优异的高镍正极材料的新策略。该研究不仅系统地探究了Nb5+掺杂与H3PO4处理对正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内部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而且深入地揭示了协同改性策略的作用机理。

论文题目为“Nb5+ ions doping and Li3PO4 artificial layer synergetic strategy to strengthen structure, stabilize interface, and promote ions migr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Ni-rich cathode”,博士研究生刘程锦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肖围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LiNixCoyMn1-x-yO2NCM, 0.6x1)高镍正极材料不稳定的结构及正极/电解质界面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具体而言,Ni2+Li+相近的离子半径容易导致锂镍混排,引起结构不稳定并阻碍Li+扩散。且Ni2+/Ni3+在充电过程中容易被氧化为化学不稳定的Ni4+,其倾向于从毗邻的O2-中夺取电子,以转化为更稳定的Ni2+,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NiO岩盐相的形成,从而限制Li+迁移。更重要的是,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相转变会引起各向异性的应力应变,从而导致微裂纹的形成甚至是二次颗粒的破碎,进一步加剧正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副反应。当然,合成和储存过程中所产生的Li2OLiOHLi2CO3副产物也不容忽视,它们会促使电解质分解、恶化循环性能并增加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克服上述固有缺陷并优化电化学性能,设计一种可同时增强晶体结构、稳定正极/电解质界面并减少表面残锂的有效改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肖围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Nb5+掺杂与Li3PO4包覆的协同改性策略。以Nb2O5Nb源,制得Li(Ni0.83Co0.11Mn0.06)0.99Nb0.01O2NCM83-N)正极粉末后,通过溶胶凝胶法,用H3PO4溶液处理NCM83-N粉末,以得到Li3PO4包覆的NCM83-NNCM83-NP)正极粉末。由NCM83-NP电极组装的电池展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0 C下能提供173.5 mAh g-1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循环200次后仍可保持88.8%的容量,即使在5.0 C下也能具有156.2 mAh g-1的高放电比容量,当电流密度恢复到0.1 C时,放电比容量依旧能恢复至190.6 mAh g-1。循环性能的提升主要是因为Nb5+的引入能形成强的Nb-O键以强化晶格框架,H3PO4处理能将材料表面的残余锂盐转化为有益的Li3PO4离子导体层以提升正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从而抑制微裂纹的形成、过渡金属离子的溶出以及氧损失。倍率性能的提升则可以归因于拓宽的离子迁移通道、更紧密的颗粒堆积以及界面处快速Li+的扩散通道的构建。因此,该协同改性策略为高性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2274292)、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No. 2020CFA090)、荆州市科研项目(No. 2023EC37)、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的支持。

图文摘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