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子风采

高材12202班—标兵班集体事迹材料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5/10/17 18:19浏览次数:

一、班集体简介——凝聚青春力量,共绘成长蓝图

高材12202班,是一个由23名青年学子组成的团结集体,其中包含16名共青团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与1名预备党员,党员与团员占比超60%,思想觉悟高、集体向心力强。作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学习者,我们深知专业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从新型复合材料研发到绿色高分子材料创新,专业方向紧密契合国家“双碳”战略与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全班同学始终以“深耕专业、赋能产业”为目标,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夯实专业基础。

从基础数据来看,我们班连续两个学年斩获专业综合排名第一,上学年平均成绩达3.03分,英语四级过级率82.6%,课程过关率保持100%,无一人出现挂科情况;思想建设与学业发展“齐头并进”。形成了“以优带优、互助共进”的良好氛围,这些数据不仅是班级实力的证明,更是全体同学共同奋斗的勋章。

二、班风学风建设——制度为基,全面发展

在班级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制度先行、思想引领、学业为本、实践赋能”的理念,在辅导员周老师与班主任刘老师的指导下,构建了“三维一体”的班级发展模式,实现班风、学风与个人成长的协同推进。

(一)制度建设:精准施策,以优扶弱

我们严格遵守《学生手册》各项规定,从考勤管理、作业提交到集体活动参与,形成了“自我监督、班委督查、老师指导”的三级管理机制——上课前由学习委员进行点名,下课后积极完成作业。考试前组织“诚信应考”主题班会,一年来班级无一人出现考试违纪情况。

针对学业发展,我们创新推出“1+1帮扶计划”:以上学年为例,由李瑷馨、彭武、杨慧三位同学组成的学业帮扶专项小组,针对3名面临重修考试的同学,制定了“一对一学科拆解+每月集中答疑+模拟刷题训练”的个性化帮扶方案,从知识点梳理到应试技巧指导,全方位助力他们攻克学习难关,最终3名同学均顺利通过考试。这种帮扶模式也在班级中形成了示范效应,后续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帮扶范围,涵盖学业、生活、心理等多个维度,让互助之风渗透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集体成长愿景。

(二)学风建设:以学为主,互助共进

我们始终将学业作为班级发展的核心,通过“课堂互动+课下拓展+竞赛赋能”的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我们班同学总是坐在前排,积极与老师互动,主动提出问题;课下,我们班同学积极进入实验室学习专业技能,有部分同学凭借扎实的实验技能在专业实验竞赛中获奖。

(三)活动建设:美育并举,实践赋能

在文体与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积极投身院校级活动,用行动展现班级风采。在志愿服务方面,班级同学主动参与荆州市马拉松志愿者值班、学校“校庆校友接待”、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600小时;在文体活动中,班级同学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和篮球队辩论队,并积极参加比赛争取荣誉。

三、班集体个人荣誉展示——攻守兼具,硕果累累

一年来,高材12202班在集体与个人层面均收获颇丰,形成了“集体引领个人、个人成就集体”的良性循环,每一份荣誉都凝聚着全班同学的汗水与努力。

在学业与竞赛领域,班级同学展现出强劲的实力:1名同学获长江大学二等奖学金,2名同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1名同学获“天正设计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竞赛二等奖,1名同学获长江大学第二十届“清晓杯”辩论赛亚军,1名同学在长江大学计算机协会3v3篮球赛中获得冠军。

四、总结与展望——追光而行,未来可期

高材12202班的成长,离不开学院的悉心指导、老师的无私付出,更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团结拼搏。我们始终坚信,“一个人的优秀是微光,一群人的优秀是星河”——两年来,我们从互不熟悉的个体,成长为目标一致、并肩奋斗的集体;从最初的“追赶者”,成为如今的“领跑者”,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建设院级标杆班级、培育行业优秀人才”为目标,在学业上精益求精,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努力将班级建设成为“思想过硬、学业优秀、实践突出”的优秀集体,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高分子材料产业的进步注入青年活力。

 (审核:杨会军    编辑:徐茵)